26考研的宝子们,马上快到四月了,很多同学还在焦虑报考哪所院校或者犹豫要不要考研?其实考研对我们来说是人生中少有的提升个人成长和学习的大好机会,与其焦虑,不如化为行为,来深入了解一下设计考研的理论常识,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那么理论作为设计考研中的专业课,它与手绘同样占到150分的分值。所以理论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大家一起跟着我来了解一下设计考研需要准备哪些参考书目吧~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不少院校的考核内容,基本80%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都会考察这本书的内容,一向是理论专业课复习的重中之重。
王受之是具有国际背景的设计史论研究家,从1982年开始从事设计史论研究、教学工作。主要著作有《世界现代建筑史》、《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平面设计史》等。研究范围主要是与艺术和设计相关的学科,包括城市、建筑、工业产品、时尚品牌、动漫、平面设计、娱乐设计、文创策划等。
曾担任中国广州美术学院设计专业教授,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南加州建筑学院任课程教学。
现任中国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并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在鲁迅美术学院担任史论研究生班的导师。
本书共分十一章,对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源流、发展及现状进行通论式的阐述,描述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各个时期重要流派、重要人物、重要作品,展现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基本轮廓、构建基本框架。
备考建议:
这本书共500页左右,读起来任务量庞大,如果不先梳理框架,很难形成完整脉络。建议可以借鉴疾风劲草资料书或者绘聚核心讲义,按照时间线将琐碎的知识点全部串接在一起,按照框架进行记忆和背诵。能够理解知识点的背景、要点,并与其他知识点相关联,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这样背诵的时候才能印象更加深刻,也能“牵一发动全身”,记忆效果会更好。
中国史论部分为大家解读的是田自秉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是2010年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图书,也是大多数学校考察的一本书。
作者介绍:
田自秉,是新中国工艺美术历史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在设计界最早倡导美学研究,工艺美学的学科建构与他的执著探索和不懈努力密不可分。他对中国工艺美术史和工艺美学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对我国工艺美术理论研究起到了良好的奠基和深化拓展之功。
《中国工艺美术史》在第一步看书的基础之上,对每一章进行精读。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每一章节讲了哪些工艺种类,中国工艺美术史一般是按照陶瓷、染织、金属、漆器以及其他(玉器、雕刻)等工艺进行分类。
其次再去整理作者从哪些角度介绍了某一工艺,全书对工艺的介绍一般包括时代背景、制作工艺(技术)、产品造型、装饰(工艺、纹样、色彩)、艺术特点、代表作品几个方面去进行阐述, 每一章节都按照这样的逻辑去梳理思维导图,并理解记忆,相信你的复习会事半功倍。
设计概论的考察,为大家解读的是尹定邦的《设计学概论》,也是大多数学校考察的一本书。
作者介绍:
尹定邦,1957年进入中南美专附中,196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已出版专著《设计学概论》、《设计目标论》,发表设计学研究论文数十篇。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创始人,院长、美术学院副院长,设计理论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设计开拓者和领路人。
设计学作为20世纪新兴的交叉学科,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
研究范畴围绕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展开,涵盖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三大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包括设计行为、设计师职业、设计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的关系等。
新版内容较前沿,与当下的设计实践衔接的更加紧密,大多院校也是以考全新版为主,建议复习时以全新版为主,结合其他版本的不同内容补充即可。
《设计学概论》因内容是筑建在设计历史基础上的,所以在读之前建议大家先读第三章、第四章,或者报考院校还有《工业设计史》、《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参考书目的同学,可以先读这些史论书籍,了解了中西方的设计史发展框架再读概论会易懂的多,不然的话,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艺术设计概论在近年来出版了很多不同的版本,但最为经典的依旧是李砚祖的《艺术设计概论》,也是大多数学校考察的一本书。
作者介绍:
李砚祖,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美术、装饰艺术及艺术设计的历史及理论、陶瓷艺术、中国画学的研究与教学。
系统阐述了艺术设计的概念、历史、方法、哲学及未来趋势。全书以设计为核心,结合理论与实践,探讨艺术与科技、文化、社会的关系,核心内容主要包括 :
1.设计基础理论
第一章至第三章聚焦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历史脉络,包括艺术设计的定义、范畴,以及中西方艺术设计的历史演变。重点解析“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如装饰艺术、造型与形态的关联,并对比中国古代工艺与西方现代设计的异同。
2.设计与科技、哲学的交叉
第四章至第六章探讨设计与科技、哲学的关系。例如,古典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差异,设计如何整合科技与艺术;设计的哲学则涉及功能与形式、人的需求与尺度,以及设计美学中的实用性原则。
3.实践与文化维度
第七章至第九章强调设计的应用层面,包括设计师的职责、设计思维方法、设计与文化(如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转化),以及未来设计的生态化、信息化趋势(如非物质设计、可持续设计理念)。
掌握《艺术设计概论》需以理论为根基,如果你的报考院校有《世界现代设计史》和《中国工艺美术史》,建议先学习史论,学习完史论这本书才能更好的理解。另外这两本书刚好和《艺术设计概论》“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历史”所讲的内容一致。
建议在学习这本书时,通过思维导图梳理全书脉络,如将九大章节归纳为“理论—历史—实践—未来”四大模块,强化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另外想要在这门理论书目中拿高分,一定要扩展阅读相关热点论文与案例积累,通过经典设计作品(如iPhone的极简主义)深化理论认知。